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锦湖、韩泰陷“质量门”轮胎行业标准亟待补位

发布日期:2011-05-2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次数:7258
很明显,这样的标准已远远赶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更达不到引导企业发展的目的。而在产品检测标准方面,中国同样落后于其他国家,在美国和欧洲,2007年已提高了对轮胎的测试标准,测试速度由原来的每小时137公里提高到了160公里,耐久性试验里程也从原来的3000公里提高到了4080公里,但我国相关标准却未见调整。

据某合资企业内部人士透露,轮胎行业中并没有明文规定返炼胶的添加比例,每个企业的技术水平不一样,大家生产出来的轮胎性能有好有坏,返炼胶的比例对性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正因如此,返炼胶所占的比例成了轮胎企业得以生存的“神秘配方”。在行业中,有的企业使用返炼胶的比例是10%,有些是15%。

    而日益严峻的成本压力则是轮胎企业调整用料比例的直接原因。金金融危机后,天然胶、合成胶等重要原材料大幅上涨,天然胶、合成胶一度占轮胎原材料成本的70%以上。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统计,2011年1~2月,42家轮胎生产企业的总体利润下降了32.3%,内资企业利润下降26%,外资企业下降41%。32家内资企业中亏损的有13家,占到41%,外资企业共有10家,亏损5家,占到50%。

    将生产线上的边角料回收再利用,显然是一种节省成本的好方法,“没有一家轮胎制制造商把返回胶给扔了。”李汉燮称,唯一的区别是掺加的比例。

    业内人士直言,在这种行业规则的前提下,之所以锦湖轮胎会“出事”,问题在于其内部操作人员没有按照企业操作规程操作,是管理混乱的结果。

    标准“缺位”

    正是因为行业标准的“缺位”,李汉燮并没有对媒体透露返炼胶添加的调整比例,只是承认将在企业内部进行沟通、提高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如果现在国家质检总局出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锦湖轮胎会完全接受。我觉得其他的轮胎企业经过这次事情以后,也会跟我们一样,重新调整企业标准。”

    据轮胎行业资深人士、中国轮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家许春华介绍,我国轮胎生产标准相当滞后,20年前原化化工部橡胶司制定了《子午线轮胎工艺技术若干规定》,此后一直未重新制定过相关标准。

    根据1991年的相关规定,胎面压出工艺中返回胶均匀掺用比例不大于20%;胎侧胶、胎肩垫胶、三角胶压出工艺中返回胶应按胶种不同分开回炼,出片后掺用,掺用比例不大于20%。

    很明显,这样的标准已远远赶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更达不到引导企业发展的目的。而在产品检测标准方面,中国同样落后于其他国家,在美国和欧洲,2007年已提高了对轮胎的测试标准,测试速度由原来的每小时137公里提高到了160公里,耐久性试验里程也从原来的3000公里提高到了4080公里,但我国相关标准却未见调整。

    轮胎企业各自为政也直接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更是频频遭遇投诉无章可循的窘境。根据汽车维修行业普遍遵守的“三包”规定,并不涉及轮胎、玻璃、灯泡等易耗品,保险公司对易耗品也大多不予参保。

    除此之外,在目前的《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中,召回管理的范围仅局限于整车,未延伸至轮胎等重要零部件。但是在美国和欧盟,轮胎的召回制度已经非常完善,锦湖轮胎和韩泰轮胎也多次被召回或者主动召回。

    轮胎行业不断爆发的质量危机足以证明,当法规并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自律在利益最大化面前往往显得不堪一击,但这恰恰是考验企业道德底线的时候,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企业信誉孰优孰劣反而更容易辨识。

 

 «    1    2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