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汽配观点

祁玉民:中国汽车应有一个世界级的设计大师

发布日期:2011-05-30 来源:大连天健网 浏览次数:1518
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国家出台了十个纲要,纲要里面提出“四大视角”,但是必须有三个前提:第一有利于国内品牌,第二有利于资源整合和节约,第三要有利于核心技术的掌握。


“没有人会忘记一场可以完全预测也完全可以预防的金融危机带给全世界刻骨铭心的冲击,不该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我们别无选择,但是无论官员、学者还是专家、企业家都应该认真分析、深刻反思,并且从这场危机的反思中有所感悟。”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祁玉民在表示,金融危机完全没有过去,对今后的影响还将会是深远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呈现出多层化、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中国汽车没有品牌和核心技术

    华晨公司经过五年的调整以后,现在成了辽宁省一个支柱性的制造企业,祁玉民认为,这期间最深的体会就是创新。

    要强就得创新。“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急切的表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祁玉民认为,现实令人非常担忧,这个行业看起来非常疯狂,但是内在是有很多问题的。第一,我们没有品牌,在全世界100个顶级品牌里,中国只有三个,与汽车无关,在世界500强里,中国有三个汽车企业进去了,是靠合资品牌总量上取得的,只是总量上去了;第二,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们的底盘技术,控制技术,发动机系统,变速箱系统,汽车电子全部靠外资,可是大家别忘记了,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产业。

    祁玉民表示,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优质的品牌,还需要高质量的生产能力,高效率的管理能力,完善周到的服务体系,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技术、资本、人才和市场的资源,世界汽车优秀的汽车品牌都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史,专家认为,汽车产业可以带动的,包容和吸纳的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可以形成的生产规模、市场规模之大,和创造的产值、就业岗位之多,对国民经济推动作用之大,对改善国民生活质量之重要都是别的产业无可比拟的,这么一个重要的产业,我们其实在品牌和核心技术上的两大问题非常明显。

    中国连一个汽车的设计大师都没有

    什么是品牌?很多书上都在讲品牌,有的把人讲糊涂了,但是有几句话,祁玉民非常赞同。第一个要素是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品牌;第二个要做精美的产品;第三个要诚信经营;第四个要有足够的市场占有率。

    为什么我们的金杯搞了100多万辆,连续十四年是中国的汽车第一品牌,也是我们全面的抓住五个要素来做,当时是丰田的技术,所以我觉得大家一定要重视品牌的力量。

    第二是创新。祁玉民说,“我个人有三种方式,一个是闭门造车不可取,大家别笑,中国连一个汽车的设计大师都没有,世界的汽车世界大师在意大利都灵,服装在米兰,那个地方的人根本就没有章法,咱们的人从小在家里听父母的,出门听领导、听老师的,全是听话听的,怎么会有创造呢?我们现在搞的所有造型车基本来自于欧美。所以,闭门造车绝对不可取。”

    第二是中国好拿钱买,也不可取。比如说并购,拿回来以后,最后要把它集成出来,还有我们的项目、我们的市场和国外建立高品质的技术联盟,我过去20多年走的路是以市场换技术,实际想法很好,但是没有做好。汽车现在自主品牌全面下滑,奔驰的中国区经理说过一句话,在中国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购买豪华车的欲望,中国市场开放的太大了,我们试图建技术联盟,割让市场换取技术。
关于资本创新

    祁玉民认为,在汽车界也是很怪的现象,靠利润积累也不行,所以还得回到资本市场,一定要让汽车产业与资本市场互动起来。

    关于零部件体系

    祁玉民认为,汽车最后是靠零部件撑起来了,我们国家的零部件体系完全没建起来,发动机、变速箱、汽车电子都在外国人手里面,零部件体系不建立起来,中国汽车企业永远做不强。

    关于汽车重组

    祁玉民认为,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国家出台了十个纲要,纲要里面提出“四大视角”,我第一个带头不认可,并购重组我认为要有三个前提,第一有利于国内品牌,第二有利于资源整合和节约,第三要有利于核心技术的掌握。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