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是现代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对于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条经济的发展,以及解决就业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产业链来说,就是首先吸引或培植高技术含量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与制造,完善整车与零部件协同制造的产业链条。围绕汽车整车生产与制造,打造汽车制造业集群。同时要延伸汽车产业集群产业链,重点向配套服务业方向发展。汽车服务环节虽然处在汽车产业链的末端,但它是汽车产业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根据有关研究,当今汽车产品的价值链正呈现出向汽车服务集中的特点,在发展成熟的国际市场上,整车制造利润约为20%,零部件供应商利润也占20%,而汽车服务则要占到50%-60%。
那么,在汽车后市场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更适应汽配流通的发展?怎样才能做好汽车后市场的差异化营销?汽配专业市场未来的发展将走向何方?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也向一些业内人士进行了了解,并且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汽配市场的经营模式现状
从长远来看,汽配城、大批发、连锁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仍将并存,但汽配城(专业市场)在汽配流通领域仍将发挥集散地的主导作用。目前来说,许多汽配专业市场都面临着升级换代的问题。从近几年全国汽配专业市场来看,政府相关扶持的政策较少,有关市场的规范管理细则更是少之又少,而中国的汽配专业市场整体呈现大量分销、各自为政的局面,更没有统一品牌,犹如“一盘散沙”。因此,汽配市场已到了要整治和洗牌的地步。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一些汽配用品专业市场在规模、配套、服务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国际化、品牌化、展贸式的汽配用品专业市场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已成为发展必然。
汽配市场升级换代迫在眉睫
从国外的发展来看,汽车后市场的运营模式大多是七八家全国性公司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每家公司各有许多子公司,再各编制成一个网络自成体系遍布各地,他们有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并掌握了渠道,能更好地为使用者提供便利的服务。其实,中国也有大量的分销商,中车汽修目前在国内建有近200家汽修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汽修品牌连锁体系,中车汽修计划在全国建立1000家直营连锁店与9000家加盟店。我国汽车服务业还属于起步阶段,离世界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只有元征和中车汽修还远远不够。而汽配市场目前并没有统一品牌,都是各自为政,如夫妻店、汽配一条街、集贸式汽配城等。
差异化营销模式将主导市场
目前的汽配市场还是以批发和物流等为主要模式,同时还有配件服务模式,以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着,这还将是一个长远的趋势。其实这就和一些电子市场,以及安防市场的模式差不多,经营模式没问题最关键的是资金管理能力、宣传推广能力等等,现代营销,只局限于固有的等客上门是万万不行的,在经营的同时,运营模式也要自成体系。从长远来看,中国汽配专业市场只要有所突破,将有无限潜力。而这些,要建立在汽配城经营者与入驻者双赢的基础上的。
市场多功能化势在必行,过于单一的传统汽配专业市场,将逐渐成为渠道商的下线,渠道商将采取把维修、装饰、保养、改装等一体化的服务模式,这是以后的发展趋势。新型的汽配专业市场要走一条差异化的全新营销模式。
现在传统汽配市场受采购功能单一的制约,已经逐渐满足不了市场发展的需要。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采取市场交易与物流配送紧密结合,实体市场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展会与展示交易共融的运营理念,打造成为网络实体相结合的营销体系将是汽配城的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