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共同提升,培育本土人才队伍
1994年成立的烟台霍富汽车锁有限公司最初为中德合资,虽然后来改为德国霍富独资企业,但没有一名常驻公司的德国籍员工,总经理兰远红、副总经理胡任伟都是中国人。他们介绍说,公司人员本土化做得非常好,高级管理团队都是具有一定德国文化背景的中国人。
兰远红说:“一汽大众每上一款新产品,对零部件企业技术的升级都是一次拉动,对人才拉动作用更大。”他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奥迪轿车需要成套锁产品,而德国厂家无法提供。这种产品采用真空镀膜,上面镀铬下面喷漆,技术难度非常大。烟台霍富在一汽大众的帮助下,靠自己的人才终于国内首创开发成功,目前已经生产了6年,超过50万套。
烟台霍富一直靠领先国内外的技术牢牢站稳市场,其一半的销售收入来自为一汽大众配套。由于本土人才的素质提高,烟台霍富独立承担并完成了一汽大众新宝来配套产品的开发;为了吸引更多本土人才,2010年德国霍富在上海成立了电子开发中心。
我们在大陆汽车电子(芜湖)公司告示板看到一个非常新奇的招贤榜,员工向公司成功推荐一名急需专业技术人员,推荐者可以获得几千元不等的奖励。德赛集团回购德赛西威德方股份后,研发中心工程师走的不到总量的10%,绝大部分人才都留了下来。
供应商人才素质的提高,形成了主机厂的良性互动,才能确保一汽大众不断推出“高品质”新产品。据了解,新宝来轿车是第一款由合资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在其研发过程中,供应商与整车厂同步开发,供应商的研发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