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商圈思维?
商圈思维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但不限于商圈作战。我们更愿意,将商圈比喻成生态——有竞争有合作,有分工有层次。有研究者认为:“商圈概念在零售企业的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店铺的选址、客户启动、判断客户消费、制定项目计划和管理计划等方面工作,都需要参照商圈调查的相关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商圈思维首先要解决谁是我们的客户的问题。店门口跑的车,不全都是我们的目标客户。周边小区停的车,也不全是我们的目标客户。经验说明:含维修的一站式大店能承载从低端到高端的车主,而专营店需要明确细分。因此,确定目标客户群体,结合自身资源、能力,再倒推店面大小、形态、地段。专营店需有明确的定位,是服务低、中、高哪个层次的客户,明确定位后,决定装修投入、项目选择、人员配备。争论一站式店、专营式小店孰优孰劣意义不大,两种形态都有发展前提和发展逻辑,关键是看门店老板的资源和能力。
关于商圈思维,毛泽东有两句话比较形象。第一句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第二句是:“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也就是说,商圈思维要区分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而不是“同行是冤家”思维。事实上,有不少事情,联合比对抗要好。比如供应商管理、员工统一培训等。联合比对抗需要更大胸怀和处事艺术。
商圈思维,既是农夫思维,又是猎人思维。农夫思维的意思是,我就这一亩三分地,要有好收成,必须按大自然规律春种秋收;猎人思维的意思是,我扛枪外出打猎,开发潜在客户。商圈思维要求我们眼睛不能只往内看,要同时往外看,因为,我们不是孤立的个体,我们是在一个大环境下相互作用的群体。拥有商圈思维的老板,会有自己稳定的经营思路,同时也会懂得顺应潮流发展趋势,为了让门店走上互联网+的快车道,寻找一款更科学专业的系统管理软件。
三、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我们并不陌生,互联网思维最近大家提的较多,对于汽车服务门店来说,它有何意义?互联网的颠覆力量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技术,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方法论。
互联网最突出的特性为:用户至上(用户或者草根决定平台价值、用户定义产品、产品快速迭代、免费模式、极致体验)、平台化及社区化、开放与分享。
互联网将获得用户、聚集人气放在第一位,聚集人气先于建立盈利模式。互联网思维推崇将用户发展为粉丝,并看重基数庞大的草根。同样是获得1000元,如果有两个选项,从1000人或仅从1人口袋中获得,互联网一定偏好前者,而汽车服务门店会相反。因为,互联网思维是用户至上,获得用户,积累用户是原始性需要,而汽车服务门店是盈利思维,同样是1000元如何提高盈利是考虑的出发点。会员模式,本身是沉淀客户非常有效的模式,但由于是盈利思维主导,会员卡续卡率普遍较低。同样是会员模式,互联网思维一定会想尽办法吸引会员到店接受服务,而不会认为承诺的10次服务,客户只来8次是赚了。
互联网的平台化及社区化,对于汽车服务门店,有哪些启示呢?如今,汽车服务门店与客户之间仍是单纯的生意关系,门店与客户的互动、接触点相当匮乏。多数汽车服务门店仍局限于解决车的问题,较少的满足顾客作为一个社会人更广泛的需求。










